巴蜀北境的中蜀山脉,全是高山,横纵百里,不仅高达数百丈,而且险峻异常,根本没有任何植被,高山没有商用药用材用价值也难以攀爬,山与山之间就是嶙峋的石谷,一旦掉下去根本无法生还,山谷里只有陡峭的尖锐岩石,高山和山谷岩质坚硬,且难以开凿。
中蜀山脉位于蜀国和魏国汉中之间,一直掌控在蜀国手中,极具战略价值以及军事价值,如果魏国进攻蜀国,那么中蜀山脉就是绝佳的屏障,其绵延百里的险峻高山使得魏军不得不限制进军规模,而且还可以严重限制其运输能力,如果不走栈道,无法正常补给,如果走栈道,耗时太长,成本高,而且极其危险。
中蜀山脉还是进行军事反击的绝佳手段,只要以修者为战,在中蜀山脉的地势中,百人可挡十万天兵,而且中蜀山脉的战略纵深起到了绝佳的缓冲效果,可以极大程度限制蜀中受到的战略威胁以及战略伤害,保持其体系的运转,如果魏军动用维阵和韵阵,先技术受限,他们毕竟不是郢都滢弦军,再者,维阵和韵阵对灵气气韵的消耗是极其巨大的,与其把灵气用来运转维阵,倒不如用来突破,技术越成熟,消耗越大。
汉中之地都是平原和山丘,都是植被,不仅十分肥沃,而且适宜耕种畜牧,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适合聚居以及展农业和工商业,汉中有着极大的铜储量以及铁储量,汉中是魏国的重要生产基地,长安四大家族是其明面的持有者和开者,而星苇阁。是幕后的老板。
汉中对于魏国来说,战略意义以及战略效果都是毋庸置疑的巨大,汉中不仅人口多,物产富饶,而且位置极其重要,如果汉中失守,那么直接威胁到的就是杞州,杞州的关中就是完全暴露出来,在蜀国的打击范围之内,许昌能不能保住都得商榷,所以,关中不能丢。
汉中可以成为魏国战略压制蜀国的绝佳地区,不仅是魏国的战略前摇和战略侧翼,还是南下中蜀山脉的军事基地,起到了天然的压制作用和制约作用,汉中在魏国手里,蜀国睡觉都睡不着,必须看着整个中蜀山脉,主动权完全在魏国手里。
定军山在汉中以南,中蜀山脉北部末端,方圆数十里,是相较于整个中蜀山脉外最大的一座山,划分了魏国和蜀国。
定军山地势平坦,有不少林木,还有水源,而且还有许多进入中蜀山脉的大路,是绝佳的屯兵要地以及驻防要塞。
魏国如果占据定军山,就完全掌控主动权,并且扼住了蜀军北上攻取汉中的咽喉,且随时可以南下,相当于大门开不开,决定权随时都在自己手中,汉中可以安稳睡觉,魏军的战线可以一定程度南移,蜀军的战略轴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压缩,占据定军山对魏国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倘若魏国失去了定军山,定军山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魏军的整条对蜀战线就被迫得全部铺开,魏国必须投入更多的军员物资兼顾整条战线,魏国有定军山,蜀国就只能全军对抗定军山,无法绕后,且难以动奇袭,魏国没有定军山,就是睡觉都得睁眼。
蜀国如果掌控了定军山,就可以构建玉阵代替维阵和韵阵,以蜀国现在的技术,虽然耗费较大并且能力有限,但也从此有了远程输送军员物资的能力,可以输送精锐部队驻防定军山,跨越了整个中蜀山脉,免去了未知的风险,而且掐住了魏国的脖子,随时都可以突袭汉中,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中,战略格局瞬间打开,居高临下俯窥汉中平原,不仅提升了防御能力以及被动反击能力,也确定了攻击优势,蜀国如果失去了定军山,那么中蜀山脉就不再是蜀国独有,而是魏蜀共有,魏国有了战略纵深,以及一个桥头堡,而且是铜皮铁骨的桥头堡,蜀军北进的任何举动都会被魏军监测到,魏军会迅展开行动,而且蜀军一旦要进攻汉中,只能先打定军山,一旦打定军山,就会变成鏖战,活生生从闪击战突袭战变成攻坚战消耗战。
中蜀山脉不一定要争夺,但是对于定军山这样的兵家要害,魏蜀都不会罔顾,都会举全军之力进行争夺。
诸葛亮为主帅率军三十万进攻定军山,在定军山以南群山中开界平谷下寨,以十翼布下九乾混元阵,便不再轻进。
曹操闻讯,率军三十万亲征,在定军山以北平原设寨,布下八门金锁阵,与诸葛亮相持。
诸葛亮以疑兵设于九翼处,算得是夜南雨三更,姜维截营,夏侯渊中计出战准备突出重围,结果遇到黄忠截杀,被射瞎一只眼后,被张合救下,张合率军击溃黄忠,再度围困姜维。
荀彧率军潜息绕过诸葛亮,截断蜀军粮道。
蜀军还没有完全占据定军山,不具备建造玉阵的条件,所以三十万大军的粮草仍旧依靠栈道运输,非常吃力,也是蜀军的命脉。
张合率领大戟士包围了定军山,是非常重要的一着,轻则切断姜维与诸葛亮的联系,重则引出蜀军,一战定乾坤,救不救姜维,或者救不救粮草,是很难的选择题,是选择题吗?
魏国,汉中郡南部,魏军大营。
曹操正在批阅文书,荀攸,程昱,满宠在地帷上商讨军情,周围还有许褚,典韦,徐晃,夏侯惇在看地图,大营内的气氛十分紧张,还有一些修者穿着不是很合身的将服在通过法帷查探敌情并且调动军队巡防,他们周身缭绕着许多灵气凝聚的二维法阵,显得比较特殊。
为什么很多修者的东西不能列装呢,因为统治者自己都搞不明白,兜里比脸白的可怜,只能暂时搁置,且战事四起,压根没有好好展的空间。
“启奏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