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书库

燃文书库>他从海上来晋江 > 救命之恩(第2页)

救命之恩(第2页)

脑中思绪飞转,她深吸几口气,撩开帘子。

日面被她吓到:“小姐——”

她捂住日面的唇,摇了摇头,随即透过掀开的缝隙往外看去。

院落中已经躺着十多个人,死伤不知,那领头的东家正在地上哀叫不止。车夫似是被打断了手,早就抱着手臂蜷缩在地上磕头求饶。场上还剩下带着兵器的七八个人正同高矮二人缠斗着。

左右空无一人,兰亭目光悄然丈量着距离,马车左侧不远处便有一影壁,院门应该就在影壁之后。

她带着日面飞速将包袱一卷,连药材也不打算带了,就要下车从空门处偷偷离开。二人沿着马车爬到后方悄悄翻下,沿着墙根往影壁处摸去。

绕过影壁,院门果然就在跟前。

兰亭正欲跨门而出,一柄短刀破空而来,横亘于她面前,刀身没入门板三分,闪着银光的刀刃带着斑斑血迹,映出她一双美丽却惊恐的眼。

日面抱着包袱尖叫,兰亭猛地拉住她一顿。

装着药材的银包角宝函被扔到身前,熟悉的戏谑声音响起,带着些许喘息:

“某的救命之恩,娘子不打算报了么?”

*

溱州府澄安县的问心堂,是城北开了许多年的药堂,往日里人满为患,如今却大门紧闭,连门口上书“问心不问药”的旗幡,都沾满了灰尘。

兰亭站在后院廊庑之上,岭南之地雨水充沛,盛夏时节更是天气无常,方才还是日光大盛,如今檐下已落雨如珠。

三月前,她与裴氏家主——伯父裴行道做了一桩交易才得以离家,这交易缘起溱州郡的一桩葫芦案,而这葫芦案的冤大头,正是家传药堂问心堂。

只因半年之前,溱州刺史府的千金服下问心堂开出的补药,立时便得了怪病一睡不起,刺史夫人勃然大怒,逼着县令大人便下令将溱州郡上下十余所问心堂都关了门。

待日面端了热水而来,兰亭便提着药箱进了厢房之内。

矮小的郎君正躺在榻上,高大的那个斜斜倚在床边,正擦拭着那柄银鞘短刀,见她来了便站直了身体,目光不经意落在她手中药箱之上。

兰亭用热水净过手,目不斜视地坐在榻边,一边吩咐日面,“将他扶起来。”

日面领命正欲上前,那郎君却道:“我来吧。”

兰亭不置可否,待那人将那矮小郎君扶起,她便伸手把脉。

“娘子会医?”旁边的人开口道。

兰亭伸手去翻看榻上之人的眼睛,一面随意道:“家里做的是药材生意,会些医术才能坐堂卖药。”

那人不再说话,她验看完毕,下了定论。

“这位。。。云郎君体内本就有旧毒,方才打斗时许是用多了内力,导致旧毒复发,才造成如今的昏睡。待我用针替他压制住那毒,再辅以草药便可解。”

她写下药方令日面去煎药,并不问旧毒从何而来,那人也不解释,只兀自道:“某姓苻,单名一个光字,这位是我的同乡,名渠,多谢娘子施以援手。”

他明明挟恩求报威胁着她二人而来,如今这声道谢却说得万分真诚。

兰亭终于转过身来,一双杏眼牢牢锁住他,却发现这人不知何时已取下那斗笠,露出一张清峻得过分的脸来。

斜眉入鬓,眉眼中仿若藏着山水之意,一头黑发被随意束在脑后,唇角明明带着天生的弧度,却因寒潭般的眼神而显得格外狠戾。

她无声看他半晌,不知为何心底纷乱,索性移开眼道:“我姓兰。”

又忍不住问他:“郎君如何看出我是女郎的?”

她想知道自己的易容之术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苻光挑眉:“娘子的易容之术已经十分传神,但。。。恕某直言,娘子这张脸,放到何处都是少有的。某混迹市井这么多年,若连这点眼力都无,早就被吞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他目光清正,语气坦然,兰亭没由来地双颊生出些薄热。

随即又释然,他这话倒也在情理之中,易容本是为了便于行走少些麻烦,如今已至溱州,且她接下来要做的事,实则更需要女儿身。

她转头开始施针。

檐下细雨如注,风铃微动,她与他这样萍水相逢之人共处一室之中,却并不觉得如何局促不安,只是凝神于手下的动作。

半晌,她收针起身,背后那人在雨声中缓缓开口,闲话家常般。

“娘子一介女郎,为何千里迢迢来这边城之地做生意?”

兰亭转过头往窗外看去,院中佛桑落了满地,雨落花间,迸溅四流。室内却烛火温暖,予她片刻安宁,掩藏于心底的念头,难得有些想要诉之于口的冲动。

“为了一桩旧事,一条人命,一份自由。”

女郎空灵的声音静默中低低响起。

苻光却没有再开口。

雨下得越发密,如珠玉落盘,满室寂静之中,有细碎的脚步踏破雨声而来,转眼便至门外。

“娘子!娘子!我问到了,那刺史府的千金,据说是得罪了龙母才昏睡不起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